二零零八至二零零九年施政報告迎接新挑戰
English 簡体
施政報告
施政綱領
重點
網上廣播
新聞稿
電視宣傳短片
資料庫
聯絡我們
 

施政報告

核心價值

130.     政治領導需要有信念,亦需要願景。近年香港人熱衷討論社會的核心價值,政府與社會各界需要在這方面展開對話交流。在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選舉《競選宣言》中,我表達了對香港社會核心價值的看法。當時我這樣說:「在全球化的衝擊下,香港面對經濟轉型,社會浮現各種意見和利益的矛盾關係,我認為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關係,香港才能踏上新台階,走向新時代」。

131.     簡而言之,這些矛盾關係體現在經濟、政治及社會三方面。在經濟方面,發展與環境保育要取得平衡,兩者並非對立。政治方面,在發展民主的同時,要有制度配套,維持政府施政效率,行政與立法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最終以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民眾福祉為依歸。在權利與義務方面要有適當平衡。香港人重視法治與自由的權利,亦要認同對國家、社會的義務。政府有責任照顧弱勢社群,而市民要承擔自身責任,關顧家庭,貢獻社會。隨社會進步,市民對企業的期望也相應提高。企業不應只扮演經濟角色,應該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並且積極準備面向未來更開放、更民主的政治制度。

132.     對於社會矛盾,包括貧富差距、大企業與小市民的利益平衡,我認為首要是發展經濟以帶動社會繁榮,投資教育以促進社會流動。助人自助才是脫貧的根本方法。至於大企業與小市民的矛盾,政府有責任在市場無法發揮作用時加以監督及補救。

133.     我們要重新認識八十年代關於香港發展的一些重要概念,放棄二元對立分析方法。例如政治上,愛國與民主不單並存,而且相輔相成;在國家民族觀念的基礎上發展民主政制,才是香港的出路。經濟上,自由市場與政府干預不應視為絕對對立。市場不是萬能,干預不一定是萬惡。市場失效時需要政府介入;市民利益受損時,也需要政府監督。社會發展上,多元文化生活及綠色環境有助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134.     回顧國際政治發展,今天已經走出六、七十年代意識形態對立的局面。左右翼政黨都在尋求一條中間的第三條道路,極端激進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理念都失去民眾支持。我堅信正義、平等、自由及中庸之道,爭取最大的社會利益。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都是走溫和、利益平衡、協調及共識之路,而不是走對抗、鬥爭及衝突之路。

135.     今日外圍經濟環境轉壞,金融海嘯巨浪滔天,市民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焦慮。在不確定的時候,我們要更加沉,以務實的態度完成既定的工作。香港的發展已經走上正確的軌道,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十大基建開始落實,就業機會及經濟效益會增加,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

 
 
修訂日期 : 2008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