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這份文件闡述我們在未來一年為擴展和改善本港的交通運輸系統及服務所訂的計劃。訂定這些計劃,是為了滿足市民在交通方面日益增加和不斷轉變的需求。
我們訂下了雄心勃勃的政策綱領,以便規劃和實施一連串新道路和鐵路計劃,包括西部公路、東部公路、中九龍幹線和西鐵第二期。這些計劃對於本港的經濟和房屋發展是不可缺少的,而對於發展本港的運輸基礎設施,亦非常重要。
我們須要處理港島區巴士服務和渡輪專營權的問題。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市民獲得高質素的公共交通服務。
我們會繼續改善交通管理計劃,確保交通暢順。
我們會匯報落實這份文件所述的承諾和措施的實際進度,並會重視市民的意見和批評。
運輸局局長吳榮奎
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政府力求以開明盡責的態度,為香港市民服務。政府的政策、目的和工作計劃必須清晰明確,在具體實踐上才能向市民交代。政府的工作目標愈清晰、態度愈開明,市民便愈能確切地評價我們的工作表現,協助我們精益求精。
《政策綱領》根據行政長官在一九九七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詳述未來政策的方向。每份綱領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闡述各決策局和屬下部門、律政司、司法機構政務長辦公室、廉政公署及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轄下的行政署的目標、持續的工作,以及來年的新承諾:
-
目標
說明政府按每個工作範疇所訂的整體目標,並特別闡明為落實《基本法》而肩負的職責。
-
主要工作範疇
臚列每個工作範疇的目的和重點、載述現況概要和主要的工作表現指標,以及說明政府來年的新承諾。
-
邁向二十一世紀
描繪政府在香港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為建設更美好的未來而制定的藍圖,並介紹我們為配合長遠需要而訂定的計劃。
運輸局的目標,是提供有效率的交通運輸系統,滿足市民在經濟、社會和康樂活動方面的需要,以及配合香港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力求通過下列途徑,達到這個目標:
-
擴展和改善本港的運輸基礎設施;
-
改善公共交通服務的質量;以及
-
積極管理道路的使用,減少交通擠塞和促進安全。
這些政策綱領,是政府為維持香港繁榮和改善民生所作種種努力的一部分。我們決意發展一個可使香港這個國際城市感到自豪的交通運輸系統。我們會尋求私營機構積極參與發展運輸基礎設施和提供交通運輸服務。
為使香港日後維持有效率的交通運輸系統,我們會由現在至二零零二年期間,動用 250 億元建造新道路。我們會加快實施三項優先鐵路計劃,並會繼續改善公共交通服務的質素。我們也會計劃增建連接道路和設施,以應付不斷增長的跨越邊界交通量。
落實《基本法》
根據《基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會制定政策,促進和協調運輸業的發展。
運輸局繼續負責制定運輸政策,以配合市民在交通運輸方面的需要。除了確保香港市民能夠享有舒適、可靠而經濟方面又負擔得起的公共交通服務,運輸局還會確保新發展的運輸基礎設施,能夠配合香港內部以及香港與內地之間在客貨運輸方面日益增加的需求。
運輸局負責三個主要工作範疇:
-
運輸基礎設施;
-
公共交通;以及
-
交通管理。
A. 運輸基礎設施
目的
運輸局考慮到本港人口和內部經濟持續增長,同時本港與內地的聯繫不斷增加,因而訂立了以下目的:
-
提供全面的運輸基礎設施網絡,以支持和加強特別行政區內的經濟發展、土地用途與房屋發展;以及
-
加強與內地連接的道路和鐵路,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客貨運輸量。
現況概要
道路和橋樑
為滿足市民在交通方面日益增加的需求,我們會在未來五年內動用 250 億元,興建新道路和改善現有道路。在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我們會完成北大嶼山快速公路、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長青隧道、葵涌高架道路、西九龍快速公路和其他與機場有關的主要道路工程,包括汀九橋的建築工程,以及龍翔道和呈祥道的改善工程。我們正加緊興建紅磡繞道、公主道連接路和第二條青衣南橋,並且在青山公路、沙頭角公路和西貢公路進行改善工程,以應付不斷迅速增加的交通需求。
我們會確保道路得到妥善的維修。在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我們會動用 7.1 億元維修道路。
鐵路
鐵路網是本港運輸基礎設施重要的一環。鐵路系統的每日總載客量約為 355 萬人次,佔全港所有公共交通工具載客總人次的 34%。
現有鐵路網包括九廣鐵路東鐵、市區的地下鐵路系統,以及輕便鐵路系統和香港電車所提供的地區性交通服務。為了進一步改善這個鐵路網,我們正興建新的鐵路線,以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應付市民在交通和經濟方面的需要:
-
在一九九七年六月底前,機場鐵路工程已完成 82%。這條途經西九龍的鐵路,會連接中區與赤
角新機場。
-
我們的目標,是在二零零二至二零零三年間完成九廣鐵路西鐵第一期和地下鐵路將軍澳支線。
我們會在本年稍後時間,就實施馬鞍山至大圍鐵路線和九廣鐵路紅磡至尖沙咀支線的建議,作出決定。
實施上述所有新鐵路計劃後,本港鐵路系統的總長度會由 121 公里增至 225 公里,因而大大擴展鐵路的載客範圍。
主要工作指標
在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
-
建成的道路總長 32.3 公里,即道路網增加了 1.9%。
-
已維修的路面總面積為 19.4 平方公里,長度則為 1 753 公里,較去年分別增加 7.8% 和 1.9% 。
-
公用道路的資本開支為 69.5 億元。維修工程開支為 6.04 億元;維修支出較去年增加 11.0% 。
-
本港的鐵路系統總長 121 公里。
新承諾
主要的道路和橋樑
-
我們會興建一條由元朗至未來大嶼山港口的新公路(深井連接路),以加強新界西北部與大嶼山東北部之間的聯繫。我們計劃在一九九八年
三月開展研究和初步設計工作,這些工作預算在二零零零年完成。這項計劃預算耗資約 220 億元,有關工程預定在二零零二年開展,在
二零零七年完竣。
-
為應付日後來往新界西部、新機場與市區之間的交通增長,我們會興建九號幹線。這是一條由青衣西北部至荔枝角的雙程雙線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已在一九九七年九月開展,預計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底前完竣。有關工程則預定在二零零二年開展,在二零零六年完竣,預算耗資約 100 億元。
-
我們會改善介乎凹頭與嘉道理農場之間一段錦田路的容車量,使這條公路合乎雙程雙線行車的標準,並會興建一條繞過錦田市鎮的新道路。有關工程預定在一九九九年開展,在二零零五年分期完竣,預算耗資 8.6 億元。
-
我們會在源禾路與桂地街之間一段火炭路的兩個行車方向,各加設一條行車線,以改善火炭一帶的交通流通情況。有關工程預定在
一九九九年開展,在二零零二年完竣,預算耗資四億元。
-
我們會把介乎衍慶街與四美街之間的一段彩虹道,擴闊為雙程三線分隔車道,以應付日益增加的交通量。有關工程預定在二零零二年開展,在二零零六年完竣,預算耗資 4.3 億元。
-
我們會擴闊介乎北角交匯處與西灣河之間的一段東區走廊,以應付港島東區在交通方面不斷增加的需求。有關工程預定在二零零零年開展,在二零零三年完竣,預算耗資 7.2 億元。
-
我們會委託顧問研究下列擬建的道路。這些道路連同深井連接路和后海灣連接路,會構成一條西部公路,建成後可為跨越邊界的車輛提供一條通往本港西部的快速公路:
-
堅尼地城至香港仔的七號幹線;以及
-
未來大嶼山港口至擬議的青洲填海區的青洲連接路。
-
根據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我們會探討是否有需要興建由新界東部至市區的東部公路、這條公路的首選路線,以及是否需要加建一條快速公路,以加強新界東西向的交通幹線。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已在一九九七年八月開展,預計在一九九九年年初完竣。
-
我們計劃擴闊介乎沙田與粉嶺之間的吐露港公路和粉嶺公路,以改善往來新界東北部與市區的交通流量。我們的目標是在一九九八年開展有關工程,在二零零五年分期竣工,預算耗資約 30 億元。
-
我們會研究如何進行擬議的中九龍幹線計劃。這條幹線會連接西九龍與九龍東南部。
鐵路
-
我們會在一九九八年擬定西鐵第一期的工程項目協議,以期在同年內開展這條鐵路的建築工程。
-
我們會在一九九八年擬定將軍澳支線的工程項目
-
我們會在一九九七年,就馬鞍山至大圍鐵路線和九廣鐵路支線的未來發展路向,擬定有關建議。
-
我們會加快西鐵第二期的策劃工作。西鐵第二期會提供往來香港與內地的跨界客貨運服務。
-
由於自一九九四年以來,人口數字的預測較以往為高,我們在檢討《鐵路發展策略》時,除研究其他事項外,還會探討以下長期計劃:
-
第四條過海鐵路線;
-
東九龍線;
-
第二條連接馬鞍山至大圍鐵路線與市區的鐵路;
-
地下鐵路北港島線;以及
-
地下鐵路西港島線。
B. 公共交通
目的
運輸局的目的是:
-
確保市民能享有安全、舒適、可靠、有效率而經濟方面又負擔得起的公共交通服務;以及
-
致力使公共交通運輸系統繼續在毋需政府資助而又具競爭的環境中經營,並促使公共交通機構改善服務。
現況概要
目前,乘客只須付出合理的票價,便可以享用多種公共交通服務。我們為各類型的交通工具引入良性競爭,目的是鼓勵公共交通機構改善服務,從而滿足乘客日益殷切的期望,並為慣常倚賴自用交通工具的市民,提供另一個富吸引力的選擇。
主要工作指標
在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
-
本港有四家專利巴士公司,營辦 530 條行車線,包括 17 條新路線。
-
巴士載客量為 13.77 億人次,或每日載客 377 萬人次。
-
本港有兩家專利和八家領有牌照的小輪公司,營辦 37 條航線,載客量為 7 700 萬人次,或每日載客 21 萬人次。
-
地下鐵路有 759 個獨立車卡,每列車由 8 卡組成,路軌全長 43 公里,載客量為 8.15 億人次,或每日載客 223 萬人次。
-
九廣鐵路有 351 個車卡,路軌全長 34 公里,載客量為 2.53 億人次,或每日載客 69 萬人次
-
輕便鐵路系統的載客量為 1.26 億人次,或每日載客 35 萬人次。
-
香港電車的載客量為 1.06 億人次,或每日載客 29 萬人次。
-
鐵路系統的每日總載客量約為 355 萬人次,佔全港所有公共交通工具載客總人次的 34% 。
-
本港共有 4 350 輛公共小型巴士和 18 000 輛的士,載客量合計超過 11.16 億人次,或每日載客306 萬人次。
新承諾
-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中巴)現有的專營權會在
一九九八年八月三十一日期滿。我們會評核中巴的表現,並研究如何改善港島區的公共巴士服務。
-
天星小輪和香港油
地小輪現有的專營權,分別會在一九九八年三月三十一日和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期滿。我們會研究渡輪服務目前的專營網絡,探討可否引入更多競爭。
-
我們會開辦一條往返屯門與赤
角新機場的新渡輪航線,以配合新機場啟用。
-
我們會確保有足夠的公共交通服務,應付新機場的需要。
-
我們會考慮業內人士和市民的意見,在一九九八年內完成的士政策檢討,並會研究推行適當的措施,以改善的士服務質素。
-
我們會鼓勵巴士公司把更多巴士站命名,以資識別。
-
我們會鼓勵綠色專線小巴營辦商設立乘客聯絡小組。
C. 交通管理
目的
運輸局的目的是:
-
採用現代化的交通管理方法,以確保極有限的路面空間能發揮最大的效益,供市民使用;以及
-
改善道路交通安全,並提高市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警覺性。
現況概要
隨著青馬大橋、西區海底隧道和相關的道路網在一九九七年四月/五月通車,我們擴大了本港的道路網,並改善了交通的流通情況。不過,交通擠塞仍是一個主要的問題,而市區的情況尤其嚴重。我們期望在採用新的技術輔助設備後,有助解決問題,並已委託顧問進行電子道路收費可行性研究。
我們現正研究擴大巴士專用線計劃的範圍,以改善交通流量,並已委託顧問就劃設跨區的巴士專用線進行可行性研究。此外,我們繼續致力實施《貨運研究》和《泊車位需求研究》的建議,以期改善貨運業的效率,並紓緩貨車泊車設施短缺的情況。
我們現正為推行「停泊及轉乘試驗計劃」進行有關工作。這計劃是鼓勵使用私家車的人士轉乘公共交通工具,以紓緩交通擠塞情況。首個試驗地點會在一九九七年年底前啟用。
落馬洲穿梭巴士已在一九九七年三月投入服務,改善了跨界客運服務。我們同時也加強了處理旅客的設施,並會繼續進一步擴充這方面的設施。
為促進道路交通安全,我們現正監察自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起實施的醉酒駕駛法例的成效,並會檢討未來的路向。我們已制定法例和採取行政措施,促進運載學童服務的安全。有關規定包括:運載小學和幼稚園學童的私家和公共巴士,必須有一名成人跟車;巴士和公共小型巴士的車門和緊急出口,必須安裝警告裝置;以及學校小巴須髹上新顏色。為阻嚇駕車人士在行車隧道內超速駕駛,我們會對觸犯這類罪行的司機實施違例駕駛記分。為減低車輛運輸對本港環境造成的損害,我們已加強檢驗車輛的工作,以確保車輛排放的廢氣符合規定的標準。
主要工作指標
在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
每公里道路的汽車數目為 270 輛。
-
每百萬行車公里的交通意外數目為 1.4 宗。
-
平均車速為:
|
(a)
|
港島
|
|
每小時 19.2 公里
|
|
(b)
|
九龍
|
|
每小時 23.9 公里
|
|
(c)
|
荃灣和葵涌
|
|
每小時 40 公里
|
|
(d)
|
新界其他地區
|
|
每小時 31.7 公里
|
新承諾
-
我們會與地下鐵路公司緊密合作,使機場鐵路的通車日期能配合新機場的啟用日期。
-
我們會與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的專營公司緊密合作,確保該段幹線如期在一九九八年六月竣工,以改善新界西北部的運輸網。
-
我們會運用先進的電腦和電訊科技,改善交通管理,包括把區域交通控制系統的應用範圍擴展至元朗、屯門、大埔和北區。
-
我們會更新用以保存車輛和司機領牌紀錄的電腦系統。
-
我們會加強檢驗車輛和拖架的工作,特別是注意安全裝置、車輛設計和柴油引擎車輛排放的廢氣。
-
我們會檢討在現有和新建道路設置交通燈和交通標誌的標準,讓駕車人士可以安全和有效率地使用道路網。
-
我們會監察「停泊及轉乘試驗計劃」的成效,以確定日後的政策方針。
-
我們會在一九九八年年底前,以電子停車收費錶取代所有的機動收費錶。新的收費錶可供「聰明卡」使用。
-
我們會訂立更多有關車輛構造的規定,以促進使用道路的安全,包括修訂有關安全帶和兒童束縛設備的標準、強制規定貨車安裝較高標準的擋泥板,以及規管在車廂內使用顯像裝置的事宜。
-
在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我們會使用的士進行試驗,研究以石油氣推動車輛的可行性,以期控制車輛排放的廢氣和改善空氣質素。
東部公路、西部公路、中九龍幹線和西鐵第二期等工程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足可與機場核心計劃媲美。這幾項工程配合現有的道路和鐵路,會為香港提供更全面的運輸網絡,應付下一世紀的交通運輸需要。
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在一九九七年八月開展,預計在一九九九年年初完竣。這項研究會提供一套直至二零一一年的綜合運輸策略,並就運輸基建和有關設施的發展與供應事宜,定出詳細的計劃。此外,這項研究也會概述二零一六年本港在交通方面的長遠需求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也會檢討《鐵路發展策略》,以確保本港鐵路網的發展能滿足市民的長遠需要。
我們在公共交通方面所面對的長遠挑戰,是不斷改善公共交通服務,務求滿足乘客日益殷切的期望。為達致這個目標,我們必須維持有效的監管架構,鼓勵各種交通工具展開良性的競爭,並且革新和加強服務。
至於交通管理方面,我們會採用現代化的交通管理方法和工具,務使有限的路面空間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
附件:《基本法》的有關條文
第五章:經濟
第一節:財政、金融、貿易和工商業
第一百一十九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制定適當政策,促進和協調製造業、商業、旅遊業、房地產業、運輸業、公用事業、服務性行業、漁農業等各行業的發展,並注意環境保護。
附注
此外,所有局或部門、律政司、司法機構政務長辦公室、廉政公署及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轄下的行政署共同有責任實施以下條文:
第十一條(第一段)、第十六條、第五十六條(第二段)、
第六十二條(一)及(二)、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五十條、 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及第一百五十三條。
政策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