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段落

  1. 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1-9
  2. 「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強化治理體系
    10-42
    1. 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10-22
      • 「一國兩制」長期不變 10-14
      • 維護國家安全 15-18
      • 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19-20
      • 完善地區治理 21-22
    2. 愛國主義教育 23-28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23-24
      • 弘揚中華文化 25
      • 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設施 26-27
      • 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28
    3. 進一步強化治理 29-42
      • 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 29-36
        • 目的 32
        • 調查機制 33
        • 獨立調查小組 34-35
        • 啟動機制 36
      • 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 37-39
      • 成立「AI 效能提升組」 40-42
  3. 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 43-54
    1. 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 45
      • 下設
        • 「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 45
        • 「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 45
        • 「規劃及發展工作組」 45
    2. 簡化行政措施 拆牆鬆綁 46-47
    3. 「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律 48
    4. 加快發展河套 49-51
    5. 新田科技城發展綱要 52
    6.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53-54
  4. 產業發展和革新 55-76
    1. 制訂優惠政策包 促進招商 57-58
    2. 引進與發展產業 59-76
      • 引進飛機回收企業及人才培訓 60
      • 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 61-64
        • 吸引更多國際和內地頂尖藥企落戶香港 62-64
      • 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 65
      • 推動AI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 66-76
        • 推進AI科研和人才優勢 67-69
        • 強化AI資金優勢 70
        • 強化AI數據優勢 71-72
        • 拓展AI應用 73-76
  5.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77-89
    1. 驅動「引進來、走出去」 發揮「出海」平台作用 78-82
    2. 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83-87
    3.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88-89
  6. 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 90-133
    1. 國際金融中心 91-105
      • 持續強化股票市場 92-93
      • 構建國際領先債券市場 94
      • 構建蓬勃貨幣市場 95-96
      • 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 97-98
      • 國際風險管理中心 99
      • 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 100-102
      • 穩健發展金融科技 103-104
      • 綠色可持續金融發展 105
    2. 國際貿易中心 106-112
      • 深化國際經貿網絡 108-109
      • 推動數字貿易 110
      • 推動大宗商品交易 111-112
    3. 國際航運中心 113-122
      • 建立通達內陸「鐵海陸江」立體聯運體系 114
      • 建立國際「伙伴港口」網絡 115
      • 打造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116-117
      • 構建數字化港口系統 118
      • 加大發揮高增值海運服務優勢 119-120
      • 推進海運長遠發展策略 121
      • 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 122
    4. 國際航空樞紐 123-127
      • 加速擴展航空版圖 124
      • 完善大灣區多式聯運網絡 125
      • 推進擴大「機場城市」發展 126
      • 鞏固貨運全球第一優勢 127
    5. 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128-133
      • 國際調解院總部開展運作 129-130
      • 國際法律樞紐 131
      • 加強推廣香港法律服務 132
      • 調解文化及仲裁發展 133
  7. 教育、科技、人才
    一體化發展
    134-173
    1. 國際教育樞紐建設 135-148
      • 專上院校 137-141
        • 放寬自資收生限制 137
        • 增加學生宿舍供應 138
        • 招攬更多國際教研人才和學生 139
        • 推進應用科學大學發展 140
        • 與內地職專互認 141
      • 中小學 142-148
        • 直資學校可申請上調非本地生人數 142
        • 推廣DSE 國際認受性 143-144
        • 發展國際學校 145-146
        • 促進數字教育 147
        • 提升教與學質量 148
    2.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149-159
      • 完善創科建設策略布局 150
      • 加速新型工業化發展 151
      • 支持惠民科研 152
      • 推進低空經濟生態圈建設 153-157
        • 制訂行動綱領 154-155
        • 優化「監管沙盒」 156
        • 開發低空經濟保險產品 157
      • 推動航天科技發展建設 支持太空經濟 158-159
    3. 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160-164
      • 推動知識產權交易 160
      • 推進知識產權融資 161
      • 專利估值服務及資助 162
      • 知識產權保障 163
      • 對外推廣 164
    4. 培育人才 165-173
      • 推動青年發展 166-169
        • 青年培訓和發展 166
        • 推動本地青少年的國際和內地交流 167
        • 「青年驛站」促進多元交流及體驗 168
        • 增加青年互動空間 169
      • 建立人才庫 170-173
        • 輸入人才政策 170-172
        • 加強產學研人才交流 173
  8. 文化、體育、旅遊
    協同發展
    174-205
    1.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175-184
      • 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 176-177
      • 西九文化區多元發展 178
      • 推動本地文創產業發展 179-181
      • 重塑表演場地功能布局 推廣演藝盛事 182
      • 發展文藝旗艦品牌項目 加大推廣非遺 183
      • 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 提升服務 184
    2. 「無處不旅遊」 185-198
      • 發展遊艇經濟 186
      • 發展「盛事+旅遊」 187-189
      • 發展郵輪旅遊 190
      • 發展「生態+旅遊」 191-192
      • 推行特色地方主題深度遊 193-194
      • 打造高端客首選旅遊目的地 195
      • 積極開拓中東及東盟旅遊市場 促進清真認證 196
      • 推出嶄新通關模式 提升體驗 197-198
    3. 推動體育發展 199-205
      • 全力辦好全國運動會 200
      • 促進體育場地發揮協同作用 201-203
      • 提升體育總會管治 加強運動員支援 204-205
  9. 安居生活 關愛共融 206-281
    1. 增供應 豐富置業階梯 207-214
      • 增加公營房屋供應 208-210
      • 重建公屋 211
      • 豐富置業階梯 212-213
      • 私營房屋供應 214
    2. 土地開發 215-220
      • 建立土地儲備 216
      • 減低建造成本 217
      • 釋放市區工業用地 218
      • 市區重建新思維 219
      • 提升建築安全 220
    3. 便利交通出行 221-225
      • 公布《運輸策略藍圖》 221
      • 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222
      • 加快引進集體運輸系統 223
      • 推廣自動駕駛車輛 224
      • 立法規管網約車 225
    4. 醫療健康 226-234
      • 提升公營醫療體系 227
      • 醫療人手發展 228-229
      • 強化基層醫療服務 230
      • 加強癌症預防、篩查、診斷和治療 231
      • 推動中醫藥發展 232
      • 加強對醫療服務的專業規管 233
      • 精神健康 234
    5. 綠色低碳生活環境 235-239
      • 打造綠色科技示範基地 235
      • 完善電動車充電網絡 236
      • 減廢回收「零廢堆填」 237-238
      • 共同建設粵港澳美麗灣區 239
    6. 支持本地經濟 240-246
      • 支援中小企 240
      • 多元經濟 241-246
        • 推動食品產業發展 241-242
        • 推動漁農業發展 243-244
        • 推廣寵物友善場景 245-246
    7. 勞工支援和保障 247-257
      • 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 248-250
      • 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 251
      • 革新再培訓局 加強本地技能培訓 252-253
      • 優化「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 254
      • 按「一年一檢」新機制制訂首個最低工資 255
      • 保障數碼平台工作者 256
      • 加強職業安全及健康 257
    8. 社會福利 258-264
      • 精準扶貧 258
      • 照顧長者 259
        • 居家安老 259
        • 加強院舍照顧服務 259
        • 優化大灣區養老安排 259
      • 支援照顧者 260-261
      • 支援復康人士 262-264
        • 設立康復產品指引 262
        • 增加殘疾人士康復服務 263
        • 擴大高齡殘疾人士支援 264
    9. 社會發展 265-281
      • 設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 265-266
      • 推動婦女發展 267
      • 鼓勵生育 268-271
      • 兒童保護及支援學童 272-274
        • 凝聚家庭 守護兒童 272-273
        • 增強特殊需要兒童支援 274
      • 支援少數族裔 275-278
        • 加強支援少數族裔融入社區 276
        • 少數族裔就業 277
        • 支援非華語學生 278
      • 持續優化關愛隊服務 279
      • 改善大廈管理 280-281
  10. 結語 282-286
  11. 附件:指定項目指標

按此進入數據集。